• 介绍 首页

    无限之剧本杀

  • 阅读设置
    第1847章
      眼见许范这么说,徐童只能顺着他的意思道:“得了,厢房都给你准备好了,你想住就过来住,就算吕姬生了个带把的,许来还能来我府邸杀你?”
      “那倒不至于,不过出使北蛮就难说喽,萧乐山这一关就不好过。”
      许范坐下来,随手接过下人送来的暖炉抱在怀里,坐在一旁的椅子上:“我来时,还让人喊了吴哲,估计待会这小子就来,咱们一起热闹热闹,酒菜我都备好了。”
      “嗯?”
      徐童眉头微动,立即捕捉到了许范话外之音:“这么说,出使的人名单里面,吴哲也在?”
      “对,吴哲也在,另外皇上给你拨了四千骑兵的名额,等咱们出使的时候,你直接去扬州大营点兵就是了。”
      这旨意还没下来,但许范已经通过自己的渠道得到了内幕消息。
      两人说话的工夫,下人就来报,说是吴哲已经来了,不仅吴哲来了,李波作为亲卫也跟着一起来了。
      这下冷清的侯府门宅里,一下就热闹了起来。
      与此同时,皇宫御书房里,赵蒙正看着司天监沈括递交上来的奏折。
      一旁沈括沉声道:“臣等查阅史录,日夜计算了七次,可以肯定彗星袭月,便是在六月二十三日出现。”
      “你确定!”
      赵蒙看着奏折上写明的日期,皱眉问道。
      “千真万确,臣愿意用一家性命做担保。”
      面对沈括的保证,赵蒙总算是放下心来,闭目一算,嘴角微扬:“爱卿辛苦了,我知道这些时间,你一直都在司天监,连家人都没见过一面。”
      “不敢,为皇上分忧,本就是臣子的职责。”
      “来人!”
      赵蒙唤上一声,就见薛公公立即走进来。
      “传旨,沈括为人忠厚,为国为民,加封长安侯,赐黄金百两,良田三百亩。”
      说完赵蒙笑盈盈地看向沈括:“爱卿,司天监性质特殊,朕不能直接赏你官职,但你放心,朕不会亏待你们沈家。”
      “多谢皇上隆恩。”
      沈括赶忙躬身拜谢。
      赵蒙拍了拍沈括的肩膀:“走吧,今晚是除夕夜,要守岁,你早些回去陪陪家人吧。”
      “是!”
      沈括心里松了口气,小心拱手一拜,便是马上退下。
      等沈括走了之后,赵蒙走到桌案前,随手在一张黄纸上写了一个字后,便是来到墙上那幅画前,伸手将画像掀开后,画像后面竟然是有一个暗格。
      赵蒙将写着一个杀字的黄纸,朝着暗格中一丢,便是转身走出了御书房。
      第六十一章:灭口
      厢房里,硕大的食盒被打开,各种精美的菜肴被端上桌。
      一口清水炭锅被放在中间,但不是吃涮羊肉,而是吃鱼。
      “你们尝尝这个,特地进供来的好东西看,本来是给我爹的,结果全让我给截胡了。”
      许范指了指盘子中片好的生鱼片,这每一片鱼片的大小厚度刚刚好。
      只是一旁李波仔细一瞧,心里暗道:“这不就是草鱼么?白开水煮草鱼??这国舅爷也没吃过什么好猪肉啊??”
      其实徐童也不明白,草鱼腥味很重,不加点香料,都压不住味道,更何况是清水煮呢。
      但看许范满脸热情的模样,徐童也不好拒绝,试着夹上一块放在嘴里,顿时神色就变得古怪起来了。
      这鱼不仅没有腥味,味道格外地鲜甜,最重要的是口感嘎吱嘎吱地脆,吃得徐童都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吃鱼。
      这么好吃的鱼,自己还确实是头一遭吃到,当即示意李波这个憨憨别愣着,赶紧吃。
      李波开始还不信,吃上一口才发现味道竟然如此鲜美,滑嫩脆脆的口感,完全颠覆了自己对鱼的认知。
      眼见众人吃得合不拢嘴,一旁许范才笑着解释道:“这鱼是专门喂养起来的,打一开始就喂蚕豆长大,一条鱼从年初喂养到年尾,味道就变得脆嫩弹牙,配上这特制的酱汁,可谓是鱼中一绝!”
      这鱼一年喂下来,吃得比人都精贵,味道自然是独有一番风味。
      一众人吃着喝着,不知不觉就到了三更天。
      “咚!咚!咚!”
      这时候窗外,传来了灵隐寺的钟声,钟声荡漾在整个临安府,放眼望去,家家灯火不熄,犹如白昼。
      守岁之说,早在晋朝就有了,守岁习俗又名“熬年”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到来的习俗。
      有诗人为此作诗,“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
      苏轼也曾作诗:“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一年到头也就这一天,不会宵禁,不仅不会宵禁,还会让老百姓们在外狂欢,有灯会,歌会。
      甚至一些豪门权贵早早就在灵隐寺大门外排队等着,为了烧上今年第一炷高香,不惜豪投千金。
      听上去都很浪漫热闹,但其实……并不然,大户人家恨不得灯火通明,门前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而普通百姓,却是守着一盏枯灯,蜷缩在篝火边。
      正如徐玉诺所写的那般:“守岁一般将一夜熬过去,我们又冷又饿,正要预备些热水喝,忽然县知事又来了,立逼着我们上城……”
      “吱……”
      一支烟火飞上皇城半空,紧随着一声轰隆,整个天空猛的一声炸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