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你文笔还不错哦。”何维淑不吝夸奖。
崔承安昂首:“那当然了,我写了好多遍呢,每一句话都在心里构思过很多次了,这是最终的版本。就光是最终版,我都誊抄了好几遍,有一个错字都要重头再写的,我对待这件事很认真的好吧。”
何维淑回以一笑,心中的确有些感动,从这些文字中,好像找到了共鸣,终于有人懂得自己年少时掩藏在自卑自尊下的美好本质。
【你的“向上”,不是轻飘飘的乐观,而是根植于泥土、经历过潮湿、依然选择向着光伸展的生命力。它不喧嚣,却有着穿透一切阴霾的定力。
不知不觉中,它影响着我,让我想对你说,我喜欢你,但其实我更像说的是“我爱你”,只是“爱”这个字太重,我怕你会嫌我轻浮,所以那就还是说“我喜欢你”吧。
我喜欢你很久了,惊鸿一瞥的影像刻在脑中,于是怎么都忘不掉,就算知道自己没有机会,心底也还是残存一丝念想,想着,你以后会不会也喜欢我?我会不会也能有那么一点机会?
我实在是个胆小鬼,如何都不敢走到你面前,将这封写满了我心绪的书信亲手递给你,也不知道你有没有机会看到它,如果你能够看到,如果我能有机会当面向你朗读,那么,就请再听我说一次吧,说一次——
我喜欢你。】
这封情书,崔承安写得真情实意,何维淑看完,已经不自觉湿了眼眶,她努力眨眼,又给憋了回去。
崔承安的脸颊已经不知道什么时候变得爆红。
何维淑笑起来:“原来这封情书是写给我的啊。”轻飘飘的一句话,暗含着多年前她在班里初次听到时心中不可抑制涌出的嫉妒。
崔承安点头,又颇有怨念地说:“当初我一回班上就听见自己写的情书被人翻出来读,一开始我没想着上去把情书抢回来的,我当时还隐隐有些庆幸,觉得反正我自己也没勇气把它给你,那正好有人替我读了,当时我就一直观察着你的反应,结果你一点反应都没有,就跟没听见似的,一直埋头做作业,而且你那时候还有个对外的男朋友。我能怎么办?于是我就恼羞成怒,抢情书的时候就跟那同学打起来了,说起来,他也算是无妄之灾了。不,不能说是无妄之灾,他随意翻别人的隐私,也欠揍。”
何维淑嘴角向上牵起,眼角眉梢都是笑意:“真幼稚。”
“哪里幼稚了?明明就很可爱。”崔承安嘴硬狡辩。
“好吧,那真胆小,我还以为你天不怕地不怕呢,结果连一个情书都不敢递给我,那时候就不能勇敢一点,直接冲到我面前跟我告白吗?”
说起这,崔承安委委屈屈:“本来你当时就有男朋友,虽然是假的吧,但在大家眼里,那就是真的,秦文亮还不停地跟大家强调你是他女朋友,我在那种情况下还向你表白不是给你造成困扰吗?再说万一我当时跟你表白了,咱们俩反而连同学都没得做了怎么办,你要是躲着我还讨厌我,那我岂不是得不偿失,那我一旦想到这些可能性,情书还没写完,就开始畏手畏脚起来,肯定就会把真实想法藏得越深越好,甚至为了保险起见,情书上连你的名字都要划去,连一点缝都不敢露。”
“真是小可怜。”何维淑伸手摸上他的脸,眼含心疼,语带笑意。
崔承安趁势在她手心蹭了蹭,抬眼向上看着她,那姿态,比秦楼楚馆里的伶人还要柔弱。
奈何何维淑就吃他这一套,他也知道她最喜欢他这样,于是只要逮到机会,就要露出这么一副惹人怜爱的模样来勾引她。
何维淑眸色加深,将手带着他的头一并收回,等两人近在咫尺,呼吸可闻时,她垂下眼,鸦羽般的睫毛颤了颤,对准他的唇轻轻亲上去。
不过一会儿,崔承安就反客为主,将她抵在书架上,低着头毫不留情地掠夺着,像一位耐心的猎手,对主动上钩的猎物狠狠索取着。
何维淑闭着眼承受,手中还紧紧捏着那张泛黄的情书,上面被水渍晕染开的字迹在这时好像又被重新聚拢,变得清晰可闻。
一吻毕,崔承安微微松开她,深情的眼盯着她水润的双眸,红唇轻启,缓缓道:“我实在是个胆小鬼,如何都不敢走到你面前,将这封写满了我心绪的书信亲手递给你,也不知道你有没有机会看到它,如果你能够看到,如果我能有机会当面向你朗读,那么,就请再听我说一次吧,说一次——
我喜欢你。”
是情书的最后一段。
好像是为了让她听得更加清晰一般,所以他的语速放的很慢,一字一停,一句一顿,替当年那个胆小又瞻前顾后的少年诉说隐藏在心底的炙热爱意。
何维淑逐渐在他的眼神、语调里迷失,双手撑着他,俯靠在他怀中,听着他胸腔内的剧烈跳动。
“扑通”“扑通”“扑通”与自己产生共鸣,两方混合,让人分不清是谁的心在跳动。
崔承安将她手中的情书抽出,安放到桌子上,随后温柔地将她打横抱起,走向床边。
外面的鞭炮声一刻也没停下,烟花一个接一个的在空中绽放,夺目的绚烂照亮夜空,也照进那个温馨明亮的小窗户。
不大的房间亮白一霎,何维淑被迷了眼,恍然间以为自己在坐船,在日头最晒的时候,小船飘荡在藕花深处,荷叶阻挡了船的去路,放缓了船的速度,使其飘飘荡荡、晃晃悠悠,让人沉醉其中、欲罢不能。
第41章 第41章
年过得很快,一晃就过去了,这一年何维淑生活的重心就是读研,而在假期休息的时候,要不就是崔承安来省里找她,要不就是她回县里,总而言之,还是聚少离多。
而这一年,最让人有记忆点的就是七月一号香港回归了,所有电视台都在转播,大家都守在电视台前,屏息凝神,见证着历史性的一刻。
家里有电视的在自己家看,没电视的就到别人家一起挤着看,何维淑也跟同学们在食堂观看这一幕,食堂有一台小电视,不只是他们,学校里的很多同学都来了,食堂里坐满了人,而因着这个特殊的日子,即使是在深夜,学校也没有驱赶他们,反而灯火通明,甚至来了几位老师维护秩序。
零时整,电视上响起熟悉的国歌,当韵律环绕在食堂时,大家都热泪盈眶地跟着唱起来,紧接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维多利亚港畔的香港冉冉升起!
时间分秒不差,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盯着那方小小的屏幕,坐在后面的人站起身往前探,大家挨挨挤挤,但没一个人抱怨,都企图看得*更清楚,希望将这令人沸腾的一幕刻在心间。
镜头紧紧捕捉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升至旗杆顶端,在灯光下迎风招展的画面,这一刻,食堂里许多人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眼眶湿润,甚至激动地鼓掌、欢呼起来。
年轻的学子们在这一分这一秒中为自己的国家感到骄傲,也为香港的彻底回归感到激动和自豪。
“滴滴”,何维淑的bp机响起,她低头看去,是崔承安发过来的消息,问她有没有看直播,她抿唇笑了下,点了点头后,就又将眼神放到面前的电视上。
同一时刻,同一片天地,他们都因为同一件事感到兴奋。
电视上解放军战士英姿飒爽地接管军营,听到指挥官掷地有声的宣告,观众们感到无比自豪和安心,那份扬眉吐气的民族情感油然而生。
而当**宣布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时,许多人激动地互相拥抱,甚至流下了喜悦的泪水,长久以来的期盼和等待在这一刻化为巨大的喜悦和民族自豪感。
高华月眼眸湿亮地看着何维淑,激动地说不出话来,何维淑也是,她紧紧拉着她的手,心脏剧烈到要跳出胸膛。
窗外,许多地方也响起了庆祝的鞭炮声和欢呼声,整个国家都沉浸在回归盛世的巨大喜悦之中。
等看完后,学生们三三两两结伴走出食堂,口中仍在不停交流着今晚的心情。
何维淑看着bp机上崔承安发的消息,对高华月道:“你先回宿舍吧,我去公共电话亭打个电话。”
高华月抹了下眼泪,点点头,她早已泣不成声。
何维淑跟她分开后朝着公共电话亭走去,只是今夜注定是个不眠夜,电话亭前排起了长队,大家都在与远方的亲朋倾诉,听筒放在耳边,谁也不肯轻易挂断。
何维淑排了两个小时才到自己,此时天都快亮了,她也就没有打电话,而是打给寻呼台给崔承安留言。
而等她放下听筒准备交给下一个人时,电话铃声突然响起,她犹疑着接起,本来还想着应该不是他,结果下一秒就听到熟悉的声音。
她控制不住咧出笑容,问:“你还没睡吗?”
“没呢。”崔承安的声音一听就充满了精神,“我们看完电视太兴奋了,就一起出来吃了点东西,现在刚回局里。”
“你明天不还要上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