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老王的话让赵铮和阮玲珑十分感动,他们自然能看出老王的关心和照拂。
战争的阴云笼罩,山下哀鸿遍野,赋税压得人喘不过气,逼得村民不得不冒险上山觅食。但正如老王所说,他们的住所藏在深山的褶皱里,悬崖是天然的堡垒,茂密的原始森林是难以逾越的屏障。这里暂时还是一片被战火遗忘的角落。
“老王叔,辛苦了。”赵铮将刚打猎得来的两只野兔和一只野鸡递给老王,“这些你拿着,多少能换点钱粮。”
老王看着手里的三只肥硕猎物,眼眶有些发热。
他知道赵铮这是变相地在帮他。“铮哥儿,玲珑,谢谢你们了!这世道……”他摇摇头,后面的话说不下去了。
送走步履蹒跚的老王,山野恢复了安静,但气氛却有些凝滞。
山下传来的消息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两人心头。
阮玲珑站在一块大石头上,望着山下村落的方向。虽然被层层叠叠的山峦和密林遮挡,什么也看不见,但她仿佛能听到那里传来的压抑哭声和沉重的叹息。
末世里,她见过太多因资源匮乏和秩序崩坏而引发的争斗与死亡,深知战争机器一旦开动,碾碎的首先是普通人的生活和希望。
“铮哥,”她轻声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山下……会变得很乱吗?”
赵铮走到她身边,目光同样投向山下,眼神深邃而复杂。
“嗯。赋税提前,粮食短缺,征兵又抽走了壮劳力,村民的日子只会更难熬。”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庆幸,也有一丝对自身选择的再次确认,“幸好,我们在这里。”
他想起自己和玲珑位于悬崖背后的家,屋檐下挂着的熏肉,簸箕里晾晒的山货,果园里茁壮的桑树,还有木屋背后养着的鹌鹑、小鸡、小鸭子。
深山虽然远离人群,生活简朴,需要时刻警惕山林的危险,但在动荡的乱世里,却成了一方难得的、可以自给自足的避风港。
有食物,有居所,有相对的安全,更重要的是,他们彼此依靠。
“玲珑,别担心。”赵铮的声音低沉而坚定,“不管外面怎么乱,我们守好这片地方。山里有的是吃的,我们多打猎,多备些熏肉皮货。之前囤的粮食,加上我们采的山货,足够我们安稳过冬。”
不得不说,他们把卖人参的钱用来囤粮,实在是太明智了。
阮玲珑看着赵铮坚毅的侧脸,心中的沉重感被一种奇异的安定所取代。
是啊,乱世之中,能有一个安全的栖身之所,一个可以信赖依靠的同伴,已经是莫大的幸运。比起山下挣扎求生的人们,他们拥有的,何其珍贵。
她用力点点头,眼神重新变得明亮而充满力量:“嗯!铮哥,我们一起。多存粮,多打猎,把我们的‘家’守好!”
阮玲珑看向那片为他们提供庇护的、危机与生机并存的莽莽山林,第一次如此深刻地感受到,这片隔绝人世的深山,就是他们最坚固的堡垒。
战争的阴霾在山下蔓延,而悬崖背后的木屋里,两人守护家园的决心,比山石更加坚定。
他们开始更加勤勉地进山,每一次收获都带着未雨绸缪的紧迫感。深山依旧寂静,却蕴藏着对抗乱世风雨的力量。
27
第27章 盘点
◎巨大的安全感如同温暖的泉水,浸润了两人紧绷的心弦◎
老王带来的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久久未能平息。
战争的阴云、山下的哀嚎、提前的赋税、被抽走的壮丁……这一切都让原本世外桃源般的深山生活蒙上了一层现实的阴影。
送走老王后,赵铮和阮玲珑默契地开启早出晚归的打猎生活,似乎只有充足的猎物和一堆又一堆采集回家的物资,才能让他们有安全感。
“铮哥,”这天早上,阮玲珑率先提出建议,声音带着一丝未褪的凝重,“我们是不是应该把家里的东西好好清点下?”
她深知在大环境动荡不安时期,清晰的物资储备是安身立命的基础,也是她和赵铮安心的底气。
赵铮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用力点头:“是该好好盘算盘算。”
他眼神中的沉重被一种务实的坚毅取代,“走,我们先去后院看看!”
两人对视一眼,在彼此眼中看到相互认可的眼神,赵铮顺手关上院门,仿佛要将山外的纷扰暂时隔绝。
和煦的阳光洒在宁静的小院里,他们开始了一场关乎生存的“物资盘点”。
自从阮玲珑来到木屋后,牲畜栏的规划比之前更加清晰,家里饲养的每种动物都有它们自己的“家”和活动区域。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羊圈,里面住着一公一母两只大山羊,它们体型健硕,食槽里从来不缺少新鲜的草料和饮用水,母羊产下三只小羊羔活泼可爱,正围着母羊撒欢。
羊圈隔壁住着梅花鹿,这是一头雄壮的成年公鹿,是赵铮把阮玲珑带回家不久后猎到的活口,暂时养着。
推开几步之外的鸡舍,当头的竹笼里住着四只鹌鹑,其中一只蹲在窝里,似乎正在下蛋。
鹌鹑对面是小鸡的鸡圈,一群毛茸茸的小家伙,大约有十二只,正叽叽喳喳地在围栏里觅食。
鸡圈隔壁是鸭圈,毛绒绒的小鸭走起路来一摇一摆,它们是赵铮和阮玲珑赶大集时买的,比小鸡略大些,同样十二只。
除此之外,鸡舍里还住着六只野兔和十只野鸡,它们被关在竹笼里,是之前陆续捕获未杀,打算养着繁殖的。
竹林旁边,赵铮单独圈了一块地,用来散养从山脚下的村子里买来的家鸡。下蛋母鸡有三只,每天能稳定贡献至少两个鸡蛋;威武的大公鸡一只,负责守护它的“后宫”。
看着这些活物,阮玲珑眼中有了光。
它们可都是能持续提供肉、蛋、奶的宝贵资源。
“铮哥,我想过几天抽空去山脚下王婶家,跟她学学怎么孵小鸡小鸭。以后我们就能自己孵,不用总靠运气抓野的或者买了。”阮玲珑盘算着。
赵铮赞同地点头,“好主意。王婶是村子里养鸡鸭的好手,到时候我陪你一起下山。”
路过药田时,赵铮忍不住扭头对阮玲珑说:“以前我爹娘在的时候,也没把药田管理得像现在这样好,你辛苦了。”
阮玲珑浅浅一笑,多亏木系异能帮忙。
催生药材带来的能量补给,比催生其他瓜果蔬菜获取的都多。她现在的木系异能还处在初级阶段,覆盖的面积有限。等以后木系异能升级了,她会更有底气。
“那是铮哥你给的药材种子饱满,每天都是你挑水来浇灌的。”阮玲珑并不居功。
药田旁是赵铮和阮玲珑从山里移栽回来的果树,两棵青梅树、三棵野梨树、三棵桑树、四棵枇杷树、两棵杏树、两丛树莓。
菜园里的蔬菜长势良好,完全能满足赵铮和阮玲珑一日三餐的需要。
再往里走是池塘,荷花已经盛开,挨挨挤挤的荷叶下面,甚至能看到鱼戏*莲叶间的生动画面。
绕着屋后走了一圈,赵铮和阮玲珑重新回到木屋仓库里。
干货架子上放着一大麻袋晒得干透的黑木耳、一大麻袋各种野生菌干,它们散发着浓郁的山野气息。
架子下面是三大袋沉甸甸的地瓜和芋头,它们耐储存,是重要的碳水来源。
仓库阴凉的角落里,放着腌渍菜的存货。三缸腌菜分别是萝卜、芥菜和豇豆,两缸泡菜分别是泡酸笋和泡洋姜,还没揭开盖子便酸香扑鼻,它们可是佐餐和下饭的好东西。
干货架子上还放着其他耐储的食物,比如粉条、红薯干、晒干的野果干、两小坛精心熬制的枇杷膏等。
仓库窗户下面的药柜中,装了一些晒干的常见草药,如鱼腥草、金银花、蒲公英、车前草、马齿汗等,以备不时之需。
最后,赵铮和阮玲珑来到他们储存粮食的隐蔽山洞中。
赵铮撩开藤蔓,露出结实的木质大门。他用钥匙打开铜锁,率先走进去。
只见洞内整齐地码放着用厚实麻袋装好的粮食,主要是耐储存的新米和少量的糙米、豆类。赵铮仔细清点着麻袋的数量,神色轻松。
“玲珑,我刚刚算过了,”赵铮的声音在洞里带着回响,却透着一股踏实,“这里存着接近七十石(4200斤)的粮食。”
他估算得很保守,实际可能更多。
“这些粮食,足够我们俩安安稳稳吃到明年,甚至更久。”
七十石,按照村里普通人家的食量,足够一个五口之家吃上一年还有富余,对他们两人而言,简直是莫大的保障。
看着堆积如山的粮袋,阮玲珑的嘴角不由得向上扬起。
在末世经历过饥荒的人,最能体会“家中有粮,心中不慌”这句话的分量。这山洞里的每一粒粮食,都是安全感的基石。
从储存粮食的山洞里出来,赵铮和阮玲珑相视一笑。